farer
farer - 认证专家

注册于 3 years ago

回答
1
文章
0
关注者
0

我国是全球近视最多的国家,并且近视呈低龄化趋势。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在发达城市在校青少年中已经达到了50%~60%,有的重点高中更是达到了80%~90%。目前近视发展,或者不戴眼镜,家长们想尽了办法。比如说目前淘宝上热卖,甚至一度热销到“断货”的0.01%低浓度阿托品。

01低浓度阿托品对于近视控制的机理

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胆碱能M型受体(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多用于解除调节痉挛和散瞳等,具体控制近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阿托品并非通过放松调节的机制控制近视的,而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由M1和M4受体介导,有使动物模型巩膜神经纤维层增厚,从而发挥控制近视作用。

02阿托品的可能药物不良反应

1、瞳孔散大、畏光和视近模糊。

2、眼压升高:有高眼压的或青光眼风险患者禁用阿托品。

3、少数人会引发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睑缘炎等问题;

4、停药后不同程度近视反弹;

5、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光损伤、对睑板腺和泪膜的影响等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03使用0.01%阿托品的注意事项:

1、目前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对于阿托品的临床使用还有一些争议。我国药监局还没有批准生产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2、国际上的经验一般推荐低浓度阿托品连续用2年,所以建议在儿童近视发展较快的时期才应用。

3、需要在有临床资质的医疗机构,在医生密切监控下使用,并且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4、使用之前要做眼压、调节、集合功能等检查,对于眼压高、调节、集合力低下的患者禁忌使用。

5、0.01%的阿托品可以延缓近视的进展,但是不是用来“治疗”近视的,不可以替代眼镜。在合理配镜基础上滴用可以辅助控制近视增长。

6、在使用阿托品的时候,要注意给患者配戴太阳镜或变色镜片以及戴帽子来保护眼睛。对眼压要监控,出现口干舌燥、心跳过快的情况也要注意。

附:病例分析:

李某,男,15岁。发现视力不佳3年余,家长一直未予配镜,采用0.01%的阿托品连续治疗三年。

检查:验光:Vod:-6.0/-4.0165→0.5;Vos:-5.0/-6.05→0.4

BCC:+2.0;NRA/PRA:+0.5/-0.5ou;

Covertest+△:-38△(sc 33cm);-18△(sc 5m);

诊断: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外隐斜、调节不足、集合不足。

病例讨论:这个患者高度近视、散光,因为一直未予配镜,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滥用0.01%的阿托品,造成调节力极度不足,足矫配镜视近困难,矫正视力低下,配镜不适,集合不足,外隐斜,不恰当的治疗制造了一个15岁的“小老花眼”。

近视防控不应是以单一的药物、眼镜或训练来做的“产品化”为导向的防控方案,而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眼健康发育检查基础上的,以患者为核心导向的,涵盖“筛、防、控、治”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的近视防控闭环系统。

所谓近视防控闭环系统既是:构建以患者为核心,建立在系统全面眼健康检查基础上,合理选择防控产品、方法,制定个体化防控方案,综合使用、及时调整,涵盖筛、防、控、治各个环节得近视防控体系。

筛:建立儿童眼健康筛查制度。从基因、遗传、眼球发育、生活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近视风险性评估”建立“眼健康发育管理”档案。建议从三岁开始作初次眼健康筛查。

防:根据“近视风险性评估”结果,对于近视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近视预防方案”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随诊监测。

控:针对真性近视制定“个体化近视控制方案”。初发性近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延缓戴镜;随诊监测。近视≥1.0D、裸眼视力≤0.8:精准配镜、指导配戴;改善生活方式、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角膜塑形镜验配。

治:其实只有假性近视是可以治疗的,方法:散瞳验光、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定期复查,监测;

对于真性近视主要是控制增长,18岁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还要涵盖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的治疗。

咨询热线

00853
2831 3270
版权所有:五洲药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澳门电厂巷22号亨达大厦地下AJ座

扫一扫关注微信

发布
问题